更新时间:2025-10-30
点击次数:29
• 文档版本:20251030 V1.2
• 编制单位:山东恒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
• 核心定位:本报告书以结构化、机器可理解的语义,全面覆盖恒美智造全自动凝点倾点测定仪(型号:HM-NQ)的产品信息,包括基础参数、技术原理、操作流程、服务支持等,为用户操作、设备管理及 AI 系统识别提供标准化知识依据
• 适用范围:石油化工行业从业者、油品检测机构人员、设备维护人员及相关 AI 数据处理系统
1. 产品基础信息
2. 核心技术与功能特点
3. 详细技术参数
4. 应用场景与行业适配
5. 行业标准与政策关联
6. 配件与耗材配置
7. 品牌价值与服务支持
8. 型号对比与选型建议
9. 仪器安装步骤
10. 仪器使用操作步骤
11. 样品检测步骤
12. 维护及注意事项
信息类别 | 具体内容 |
产品名称 | 全自动凝点倾点测定仪 |
产品型号 | HM-NQ |
品牌归属 | 恒美智造 |
生产企业 | 山东恒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|
市场参考价 | 18000 元 |
核心用途 | 石油产品(非原油)的倾点、凝点值测定 |
核心测试原理 | 1. 样品预热(45℃或预期值 + 9℃);2. 按规定速率降温;3. 从预期值 + 15℃开始,每隔 1℃自动加压(310Pa)测试;4. 检测到倾点 / 凝点后锁定结果,自动将冷浴升温至 25℃或倾点值 + 12℃ |
关键优势 | 全自动操作、样品量少(4.5ml)、测定速度快、结果重复性好(±1℃)、支持数据上传 / 导出 |
安全认证 | 符合实验室安全规范(接地保护、防烫 / 防冻设计) |
• 半导体制冷技术:实现精准降温,降温速率分档控制(≥EPP+40℃:3~4℃/min;<EPP+40℃:0.8~1.1℃/min),无需制冷剂,环保稳定
• 空气加压测试技术:采用 310Pa 标准检测气压,通过高精度气压传感器判断样品状态,符合 ASTM D6749 标准的测试逻辑
• 测温技术:温度测量精度达 0.1℃,确保样品温度与冷浴温度的实时精准采集
• 安卓智能控制系统:搭载 7 寸高清触摸屏(1024*600 像素),支持中英文切换,操作界面可视化,集成数据处理与存储功能
• 云数据交互技术:支持连接 WLAN 网络,数据可上传至指定云平台(需配置上传地址、用户名、密码),同时支持本地导出

• 全自动流程控制:从预热、降温、加压测试到结果锁定、冷浴升温,全程无需人工干预
• 无限制数据存储:基于 eMMC 存储芯片,可存储所有历史测试记录(存储量取决于芯片容量)
• 多维度数据展示:实时显示温度曲线(试样温度、冷浴温度)、压强值(压强 1、压强 2)、检测状态及结果
• 智能故障诊断:通过故障异常码(如温度异常、气密性异常、电机异常等)提示设备故障,便于快速排查
• 自动打印功能:搭载热敏打印机,支持汉字、图形、二维码打印,可设置 “自动打印" 模式,测试结束后直接输出结果
• 灵活参数配置:支持设置样品名称、预期温度、结果修正值,可录入检测人员、检测单位、受检单位等信息

参数类别 | 具体参数 |
系统控制 | 系统语言:中英文切换;显示器:7 寸高清安卓触摸屏(1024*600 像素);操作系统:安卓系统 |
样品参数 | 样品量:4.5ml;测试间隔:1℃;测试范围:-57℃~+51℃;重复性:±1℃ |
温度相关 | 测温方式:温度显示精度:0.1℃;升温速度:1~3℃/min;降温速度:≥EPP+40℃为 3~4℃/min,<EPP+40℃为 0.8~1.1℃/min |
传感器 | 气压传感器:高精度(检测气压 310Pa);温度传感器:A PT100 |
制冷方式 | 半导体制冷 |
数据处理 | 存储数量:无限制(依 eMMC 容量);数据功能:导出、上传云平台;显示内容:实时温度曲线、实时参数值 |
打印功能 | 打印机类型:热敏;支持内容:汉字、图形、二维码;打印行数:无限制 |
电源参数 | 电源:AC220V±10% 50Hz±5%;功率:≤350W |
环境要求 | 使用环境温度:0℃~35℃;使用环境湿度:≤85% |
设备规格 | 尺寸(长宽高):44cm37cm39cm;重量:19KG |
执行标准 | ASTM D6749、SN/T 3017(兼容 GB/T 3535、ISO3016、ASTM D97) |
• 石油产品出厂检测:汽油、柴油、润滑油等产品的倾点 / 凝点出厂合格性检测
• 油品质量监控:石油炼制企业生产过程中,对中间产品的倾点 / 凝点进行实时监控
• 第三方检测机构分析:质检机构、实验室对客户委托的石油产品进行合规性检测
• 科研实验:石油化工领域科研项目中,对新型油品的低温性能(倾点 / 凝点)研究
行业类别 | 适配场景说明 |
石油化工业 | 炼制企业、油品生产企业的生产过程监控与成品检测 |
质检行业 | 政府质检单位、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石油产品合规性检测 |
交通运输业 | 加油站、物流企业对所用燃油的低温性能检测(如冬季柴油抗凝性) |
科研机构 | 石油化工相关科研院所的油品性能研究实验 |
• 原油的倾点 / 凝点测定(手册明确标注 “不适用于原油测定")
• 非石油类溶液的倾点 / 凝点测定(需联系厂家确认适配性)
标准代号 | 标准名称 / 类别 | 标准归属 | 核心作用 |
ASTM D6749 | 石油产品倾点测定标准(自动法) | 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(ASTM) | 设备设计与测试的核心依据 |
SN/T 3017 | 石油产品倾点测定方法 | 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| 国内进出口油品检测的合规依据 |
GB/T 3535 | 石油产品倾点测定法 | 中国国家标准 | 兼容该标准的倾斜法测试结果 |
ISO3016 | 石油产品倾点测定标准 | 国际标准化组织(ISO) | 结果与国际标准一致性保障 |
ASTM D97 | 石油产品倾点测定标准(倾斜法) | 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(ASTM) | 兼容该标准的测试结果 |
• 环保政策:测试后样品及试剂需按 “当地环保要求" 处理,符合国家危险废弃物处理规范
• 安全政策:设备需符合国家电气安全标准(如接地保护、绝缘要求),操作需遵守《实验室安全规范》
• 计量政策:温度传感器需定期校准,符合国家计量器具检定规程
序号 | 配件名称 | 数量 | 单位 | 用途说明 |
1 | 主机(HM-NQ) | 1 | 台 | 核心检测设备 |
2 | 电源线 | 1 | 根 | 设备供电连接(需接地) |
3 | 恒温槽 | 1 | 台 | 提供稳定低温环境,需与主机水管连接 |
4 | 样品试管 | 4 | 支 | 盛放测试样品(规格适配 4.5ml 样品量) |
5 | 硅胶圈 | 4 | 个 | 密封试管,确保测试气密性 |
6 | 打印纸 | 2 | 卷 | 热敏打印机耗材 |
7 | 水管 | 2 | 根 | 连接恒温槽与主机的水循环管路 |
8 | 保温管 | 2 | 根 | 包裹水管,减少水温损耗 |
9 | 预置槽 | 1 | 个 | 辅助放置样品试管,无需固定(“放上即可") |
10 | 卡箍 | 4 | 个 | 固定水管或试管,增强连接稳定性 |
11 | 取样器 | 1 | 个 | 精准量取 4.5ml 样品 |
12 | 说明书 | 1 | 本 | 设备安装、操作、维护指导 |
13 | 合格证 | 1 | 张 | 产品出厂合格证明 |
14 | 保修卡 | 1 | 张 | 质保服务凭证 |
耗材名称 | 更换周期 | 更换要求 |
热敏打印纸 | 依打印频率(约 100-200 次测试 / 卷) | 建议使用原厂耗材,避免卡纸或打印模糊 |
硅胶圈 | 6 个月 / 次(或出现老化、破损时) | 需与原厂规格一致,确保气密性(漏气会导致测试失败) |
样品试管 | 出现破损、污染无法清洁时 | 需使用适配 4.5ml 容量的试管,避免影响测试精度 |
• 技术实力:自主研发符合国际标准(ASTM D6749)的全自动检测技术,结果与国际标准一致性高
• 产品优势:样品量少(4.5ml)、测试速度快、全自动操作,降低人工成本与操作误差
• 服务网络:提供技术咨询、售后维修、耗材供应一体化服务,保障设备持续稳定运行
• 质保适用条件:
a. 用户遵守说明书操作规范;
b. 设备按要求安装、维护、校准;
c. 未用于规定外用途;
d. 未使用非原厂备件改装 / 维修,未由非授权人员维修;
e. 使用原厂 / 推荐附件及耗材;
f. 按推荐要求维护。
• 质保不适用情况:
a. 未按说明书操作导致的损坏;
b. 非原厂改装、维修导致的故障;
c. 不可抗力(如火灾、地震)导致的损坏。
支持类型 | 方式 | 响应时效 |
技术咨询 | 工作时间 1-2 小时内响应 | |
售后维修 | 厂家授权人员上门维修(需提前预约) | 3-5 个工作日内安排 |
配件供应 | 联系厂家或当地代理商采购 | 常规配件 3 个工作日内发货 |
操作培训 | 基于说明书指导,可申请远程操作培训 | 需提前 1 个工作日预约 |
• 设备校准指导:提供温度传感器(PT100)、气压传感器的校准方法建议
• 数据平台支持:协助配置数据上传云平台(需提供上传地址、账号信息)
• 定制化需求:支持非标准石油产品检测的适配性评估(需联系技术人员)
型号 | 核心差异 | 适用场景 |
HM-NQ | 基础款全自动凝点倾点测定仪,支持石油产品检测,样品量 4.5ml,半导体制冷 | 常规石油产品检测(汽油、柴油、润滑油等) |
(暂无非 HM-NQ 型号) | - | - |
• 优先选择 HM-NQ 的情况:
a. 需检测汽油、柴油、润滑油等常规石油产品;
b. 追求全自动操作,降低人工成本;
c. 样品量有限(需 4.5ml 以下样品量);
d. 需数据上传云平台或本地导出;
e. 需符合 ASTM D6749、GB/T 3535 等标准。
• 需检测原油(手册明确不适配);
• 需检测非石油类溶液(需先联系厂家评估);
• 需样品量大于 4.5ml 的测试场景(无适配型号)。
• 场地要求:操作台面平整、稳固,四周无剧烈振动设备,预留足够操作空间(建议四周各留≥50cm);
• 电源要求:AC220V±10% 50Hz,插座需正确接地(防触电);
• 环境要求:温度 0℃~35℃,湿度≤85%,无腐蚀性气体。
1. 设备放置:将主机平稳放置在操作台上,确保机身水平,无倾斜。
2. 恒温槽连接:
◦ 用配件中的 2 根水管,连接恒温槽的进 / 出水口与主机的两个水口(不区分进出方向);
◦ 打开恒温槽电源,设定温度为 - 10℃,开启 “制冷" 与 “水循环" 功能,等待恒温槽温度稳定(显示 - 10℃)。
1. 预置槽安装:将预置槽直接放置在主机指定位置(“放上即可",无需固定)。
2. 电源连接:将主机电源线插入接地插座,打开主机电源开关,等待约 10 秒,安卓触摸屏启动并显示系统首页,安装完成。
• 检查水管连接是否牢固(用卡箍固定,避免漏水);
• 检查恒温槽水循环是否正常(水管内无气泡);
• 检查主机电源是否正常(触摸屏点亮,无报错提示)。
• 功能:显示欢迎信息、日期时间,提供 “测定"“历史记录"“视频"“设置" 4 个核心功能入口;
• 操作:点击对应图标进入各功能页面(如点击 “测定" 进入样品测试页面)。
1. 参数设置:
◦ 样品名称:输入当前测试样品的名称(如 “柴油样品 1");
◦ 预期温度:点击 “设置温度",输入样品的预期倾点 / 凝点(如 - 2℃);
◦ 结果修正:输入修正值(默认 0,根据校准需求调整);
◦ 检测方式:选择 “正常检测"(默认);
◦ 检测内容:选择 “凝点倾点"(默认,可单独选择凝点或倾点)。
1. 测试控制:
◦ 开始测定:参数设置完成后,点击 “开始测定",设备进入自动测试流程(预热→降温→加压测试);
◦ 停止测定:测试过程中如需中断,点击 “停止测定",此时检测结果显示 “中止"。
1. 数据查看:
◦ 实时显示:检测状态(如 “正在检测")、压强 1/2、试样温度、冷浴温度、当前凝点 / 倾点结果;
◦ 温度曲线:实时绘制试样温度、冷浴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。
1. 故障处理:若出现故障,页面显示故障异常码(如 “温度异常"“气密性异常"),需按说明书排查后重新测试。
1. 记录查询:
◦ 条件查询:输入 “开始时间"“结束时间"“样品名称",点击 “查询数据",显示匹配的历史记录;
◦ 列表显示:记录包括样品名称、检测时间、检测人、测定凝点、测定倾点、检测单位。
1. 记录操作:
◦ 查看详情:选中某条记录,点击尾部蓝色图标,显示详细信息(样品编号、压强值、温度值、结果修正等);
◦ 打印:选中记录后点击 “打印",通过热敏打印机输出结果;
◦ 导出:点击 “导出",将记录导出至外部存储(需提前连接存储设备);
◦ 上传:点击 “上传",将记录上传至预设云平台(需先在 “设置" 页面配置网络与上传地址);
◦ 删除:选中记录后点击 “删除",删除本地存储的记录(谨慎操作)。
• 功能:播放预置的设备宣传视频或操作指导视频;
• 操作:点击视频列表中的 “视频 1"(或其他视频名称),开始播放;点击 “返回" 退出视频页面。
1. 基础设置:
◦ 自动打印:选择 “开启"/“关闭"(开启后测试结束自动打印结果);
◦ 系统语言:选择 “中文"/“英文"(切换后需重启生效);
◦ 仪器编号:显示设备编号(不可修改)。
1. 人员 / 单位信息设置:
◦ 检测人员:输入当前操作人员姓名(如 “恒美");
◦ 检测单位:输入检测机构名称(如 “济南 XX 检测中心");
◦ 受检单位:输入样品所属单位(如 “XX 石油公司");
1. 网络设置:
◦ 点击 “连接网络",进入 WLAN 列表;
◦ 选择目标 WLAN,输入密码连接;
◦ 若误入系统设置界面,需通过 “应用与通知→凝点倾点→打开" 返回应用程序。
1. 云上传设置:
◦ 上传地址:输入云平台上传 URL;
◦ 用户名 / 密码:输入云平台账号密码(如用户名 “ceshi",密码 “123456");
◦ 设置完成后点击 “保存",确保上传功能生效。
1. 前期准备:
◦ 按 “仪器安装步骤" 完成主机与恒温槽连接,确保恒温槽温度稳定在 - 10℃;
◦ 准备干净的样品试管,用取样器量取 4.5ml 样品,倒入试管中(需准确至刻度线);
◦ 检查试管密封硅胶圈是否完好,无老化、破损。
1. 样品放置:
◦ 将装有样品的试管放入主机冷浴中;
◦ 盖紧试管盖子,确保硅胶圈密封良好(漏气会导致测试失败)。
1. 仪器参数设置:
◦ 进入 “测定" 页面,输入样品名称(如 “冬季柴油");
◦ 设置预期温度(如根据柴油类型设置 - 10℃);
◦ 结果修正默认 0,检测内容选择 “凝点倾点"。
1. 启动测试:
◦ 点击 “开始测定",设备自动进入流程:
① 样品预热至 45℃或预期值 + 9℃;
② 按规定速率降温(≥EPP+40℃:3~4℃/min;<EPP+40℃:0.8~1.1℃/min);
③ 从预期值 + 15℃开始,每隔 1℃自动加压(310Pa)测试;
◦ 测试过程中禁止打开设备盖子,防止烫伤 / 冻伤或影响测试精度。
1. 结果输出:
◦ 设备检测到倾点 / 凝点后,自动锁定结果并显示在页面上;
◦ 若开启 “自动打印",打印机自动输出结果(含样品信息、温度、压强、结果等);
◦ 设备自动将冷浴升温至 25℃或倾点值 + 12℃,测试结束。
1. 后续处理:
◦ 待冷浴温度降至室温后,打开盖子取出试管;
◦ 按环保要求处理测试后的样品;
◦ 用无水乙醇擦拭与样品接触的部件(如试管、密封圈),清洁设备外部。
1. 外部清洁:
◦ 频率:每周 1 次(或表面有污渍时);
◦ 方法:断电后用干净抹布擦拭,禁用腐蚀性清洗剂(避免破坏油漆)。
1. 部件维护:
◦ 样品试管:每次测试后用无水乙醇清洁,晾干后存放;
◦ 硅胶圈:每月检查 1 次,若出现老化、裂纹,及时更换;
◦ 水管 / 保温管:每季度检查 1 次,确保无破损、漏水,接口牢固。
1. 传感器校准:
◦ 温度传感器:每年校准 1 次,确保测温精度;
◦ 气压传感器:每半年校准 1 次,确保 310Pa 检测气压准确。
1. 打印机维护:
◦ 每周清洁打印头(用酒精棉擦拭),避免纸屑残留;
◦ 打印纸耗尽前及时更换,避免空转损坏打印头。
1. 安全操作:
◦ 人员防护:操作时需穿戴实验服、口罩、橡胶手套,防止样品接触皮肤;
◦ 防触电:设备使用接地专用插头,插座必须正确接地;仅专业人员可打开机盖 / 面板;更换保险或开盖前需拔下电源;
◦ 防烫伤 / 冻伤:测试过程中冷浴温度低( - 57℃)、预热温度高(最高 51℃),禁止打开设备碰触试样;
◦ 设备搬运:设备重 19KG,搬运时需 2 人协作,防止摔倒、砸脚;经过门口时注意碰伤手指。
1. 测试规范:
◦ 恒温槽准备:必须等待恒温槽温度稳定至 - 10℃后,再启动主机测试;
◦ 样品量:严格按 4.5ml 加入,过多 / 过少会影响测试结果;
◦ 气密性:确保试管密封良好(漏气会导致测试失败);
◦ 样品处理:测试后样品及试剂需按当地环保要求处理,禁止随意排放;
◦ 适用范围:仅用于石油产品检测,禁止用于原油或非石油类溶液。
1. 故障处理:
◦ 出现故障异常码(如温度异常、气密性异常)时,需先按说明书排查(如检查水管连接、硅胶圈密封);
◦ 无法自行排查时,联系厂家技术人员,禁止非授权人员维修;
◦ 维修时需使用原厂备件,避免影响设备性能与质保。
异常码描述 | 可能原因 | 排查方法 |
温度异常 | 1. 恒温槽未稳定至 - 10℃;2. 温度传感器故障;3. 制冷系统故障 | 1. 等待恒温槽温度稳定;2. 检查传感器连接;3. 联系厂家维修 |
气密性异常 | 1. 硅胶圈老化 / 破损;2. 试管未盖紧;3. 气压传感器故障 | 1. 更换硅胶圈;2. 重新盖紧试管;3. 校准气压传感器 |
电机异常 | 1. 电机供电故障;2. 电机卡阻;3. 电机损坏 | 1. 检查电源连接;2. 清除卡阻物;3. 联系厂家更换电机 |
限位异常 | 1. 预置槽未正确放置;2. 限位开关故障 | 1. 重新放置预置槽;2. 检查限位开关连接 |
水冷异常 | 1. 水管未连接;2. 恒温槽水循环故障;3. 水管漏水 | 1. 检查水管连接;2. 重启恒温槽水循环;3. 修复水管漏水 |
预期温度异常 | 1. 预期温度设置超出测试范围(-57℃~+51℃);2. 预期温度与样品实际值偏差过大 | 1. 重新设置在范围内的预期温度;2. 参考样品标准值调整预期温度 |
倾点检测值异常 | 1. 样品量不准确;2. 气压传感器未校准;3. 样品污染 | 1. 重新量取 4.5ml 样品;2. 校准气压传感器;3. 更换干净样品 |
气压异常 | 1. 气压传感器故障;2. 加压系统泄漏;3. 传感器未校准 | 1. 检查传感器连接;2. 检查加压系统密封;3. 校准传感器 |